寵物鮮食選擇指南CH4-選對肉,營養全到位!
__25E120lZBC.jpg)
寵物鮮食選擇指南CH4-選對肉,營養全到位!
在寵物鮮食的世界裡,肉類是靈魂般的存在。不論你是自己在家煮給毛孩吃,還是選購市售的鮮食包,肉類始終扮演關鍵角色。牠不只是提供熱量的來源,更是打造健康體魄的基礎營養磚。
為什麼肉很重要?
毛孩和人不同,牠們是偏肉食性的動物。特別是貓咪,幾乎是完全肉食性。這代表他們的身體仰賴動物性蛋白質來提供必需的胺基酸、脂肪酸與維生素。缺乏這些營養素,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、肌肉流失、皮膚毛髮問題等。
所以,除非有非常罕見醫療上的必要,不然請不要嘗試給毛孩吃素。
蛋白質 vs 脂肪:選肉不只看價錢
不是所有肉都一樣。不同部位的蛋白質與脂肪含量差異很大。舉例來說:
-
雞胸肉:高蛋白、低脂,適合正在健身節食的你我以及需要體重控制或腸胃敏感的毛孩。
-
雞腿肉:脂肪適中,適口性高。適合提供給年紀有點點大,稍微有點挑食的毛孩。
-
牛絞肉(瘦):蛋白質豐富,適合成長中或是高活動量的毛孩。
-
豬後腿肉:香氣足,脂肪低,適合給予挑嘴與容易過敏的毛孩。
在設計寵物鮮食食譜時,選擇蛋白質與脂肪比例適中的肉類,搭配不同食材,才能確保毛孩吃得營養又不會負擔過重。
必需胺基酸與脂肪酸:不是有肉就好
毛孩需要的營養素,像是牛磺酸(貓必需)、離胺酸、亞麻油酸、EPA與DHA等,並非所有肉類都能提供齊全。舉例來說:
-
牛磺酸:主要存在於動物的心臟、肝臟。
-
DHA、EPA:來自深海魚類,對腦部發育與皮膚健康有幫助。
-
亞麻油酸:雖來自植物油,但動物脂肪也能轉換供應。
這就是為什麼完整與均衡的寵物鮮食食譜中,不是只用肉類,而是多種食材搭配、甚至也可能會使用多種肉類搭配,讓寵物可以攝取完整的營養。
雞胸肉很棒,但不能只靠它!
雞肉是鮮食中最常見的選擇之一,便宜、容易取得,適口性也好。相信也是你我想減脂與健身的最愛。
但長期只餵雞肉,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衡,像是維生素C、B群、鎂、纖維等營養素不足,另外,有些毛孩可能會對雞肉產生過敏反應,這時就必須替換蛋白質來源,並留意營養是否仍舊充足。
肉類與過敏:挑對而不是挑單
說到食物過敏,你可能聽過「雞肉容易讓毛孩過敏」這種說法。事實上,任何蛋白質來源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,不只是雞肉。牛肉、羊肉、甚至魚類,也都有過敏案例。這跟食材本身無關,而是毛孩的免疫系統對某種蛋白質反應過度,將它誤認為「威脅」,才引起皮膚搔癢、耳朵紅腫、腸胃不適等症狀。
如果毛孩長期出現不明原因的過敏症狀,可以考慮採用「單一蛋白食譜」作為排除飲食(elimination diet)的一部分,幫助找出過敏來源。但這不代表越單純越好!單一肉類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營養失衡,因此仍需要在排除過敏原後,逐步恢復多元蛋白質來源,確保營養完整。